酸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哪位老师能告诉我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测定方法?为什么结果土有效磷的测定低?因此,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对磷肥的施用具有参考价值。植物磷和土壤磷的测定方法有什么区别?物体中的大部分磷来自土壤,但土壤中的大部分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磷和弱酸溶性磷的含量通常很少。
1、试论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原理与方法第五章土壤中总氮的测定(凯氏蒸馏法)5.1方法概述当样品在促进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化时,各种含氮有机物通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的氨用硼酸吸收,用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土壤总氮含量(不含硝态氮)。包括总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的测定。样品消解前,需要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酸盐氮氧化成硝酸盐氮,再用还原铁粉将硝酸盐氮全部还原,转化为铵态氮。
5.3主要仪器设备5.3.1消化管(与消化器和定氮仪配套),容积250mL。氮气测定仪。5.3.3可控温铝锭蒸煮器(温度不得低于400℃)。5.3.4半微量滴定管,10毫升。5.3.5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克)。5.4试剂5.4.1硫酸可从农业部网站下载,该网站载有完整的检测标准。看“土壤农化分析”。这是工业分析。14土壤中氮的测定(总氮、有效氮)14.1土壤中总氮的测定(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在一定条件下,土壤中氮的含量及其存在状态往往与作物产量呈正相关。从我国目前的土壤肥力状况来看,80%左右的土壤缺氮。因此,了解土壤全氮含量可以作为施肥的参考,从而指导施肥达到增产的效果。
2、为什么土壤 有效磷的测定结果偏低?(急soil 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很多,由于提取剂不同,结果也不同。萃取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各种土壤性质。一般来说,石灰性土壤和中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提取效果较好(奥尔森法)。0.03 NH 4 f 0.025 nhcl淋溶(布雷法)和碳酸氢钠淋溶可适用于微酸性土壤;但在中酸性土壤中,BrayI法优于Olsen法。对于强酸性/:土壤,需要更强酸性的提取剂如0.03 NH 4 f 0.1 nhcl(Brayⅱⅱ法)。
楼上用的方法适用于石灰性土壤,再考虑实验方法。2.碳酸氢钠的提取受温度影响较大,适宜的温度为20℃。浸提溶液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为了照顾当地的条件,温度范围为20~25℃,每批样品在具体分析时都要在此范围内选择一个温度,以便于各批结果的相对比较。3.实验误差。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再做一遍,从头到尾思考实验的每一步,看看哪里出了问题。
3、 有效磷的测定中为什么用10ml钼锑抗在国家农业标准中,石灰性土壤(中性和酸性土壤均可作为参考)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采用碳酸氢钠淋洗-钼锑比色法(奥尔森法),其中的校准曲线或回归方程容易制作或找到,因此容易测定。但为了提高其准确性,减少劳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用试剂应按规定要求准确配制。一、选择合格的仪器、药品、试剂和纯水,并要求检测人员先对要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注意配制试剂时药品、试剂和纯水的颜色,如有异常应查明原因;二是准确称重或计量;三是按照规定要求的步骤顺序进行准备,调节pH值。
4、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土壤全磷含量只能说明磷的总储量,不能用来推断果树可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因此,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对磷肥的施用具有参考价值。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因土壤类型和性质不同而有很多种,主要区别在于提取剂的不同。一般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中以0.5 mol/L碳酸氢钠为提取剂,在酸性土壤中以氟化铵盐酸盐(0.03 mol/L NH4F0.025 mol/L HCl)为提取剂较好,测定结果与田间试验有较好的相关性。
5、测定植物磷和测定土壤磷的测定方法有何不同一个物体中的大部分磷来自于土壤,但土壤中的大部分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磷和弱酸溶性磷通常很少。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很大影响。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供磷能力,对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土壤中存在不同形态的磷,不同形态的磷可被植物不同程度地利用。
操作方法,包括土水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6.1方法原理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的选择:酸性土壤一般用氟化铵盐酸盐或氢氧化钠-草酸钠法提取,石灰性土壤或中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提取。用碳酸氢钠溶液(pH8.5)提取土壤中的有效磷。石灰性土壤中提取液中的HCO3可与土壤溶液中的Ca2形成CaCO3沉淀,从而降低Ca2的活性,提取部分活性cap。
6、酸性土壤 有效磷的测定?七种常见的测试方法教你简单判断土壤的酸碱性。1.看土壤来源:一般从山川河流、沟壑中采集的腐殖土呈深褐色,比较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针腐殖质、泥炭腐殖质等。二、看土壤颜色: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深褐色,而碱性土壤多为白色、黄色等浅色。在一些盐碱地区,土壤表面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状的碱性物质。三、看表面的植物:在野外挖花土时,可以观察表面生长的植物。一般野生杜鹃花、松树、杉树生长的土壤多为酸性土壤;柽柳、小米、高粱生长的土壤多为碱性土壤。
五:用手感觉:酸性土壤拿在手里有“软”的感觉。放开后,土壤容易分散,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里有一种“硬”的感觉,放开后容易结块不扩散,六:浇水后看情况:浇水后,酸性土壤渗透更快,无白泡,水面浑浊;碱性土壤浇水后,渗透缓慢,水面发白起泡,花盆周围有时会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