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铁的测定?水样中铁含量的测定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总铁含量(mg/L)常用来表示水中的铁含量。铁的测定【】例:水样中微量铁可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预处理:将铁变成亚铁(Fe2);;【】亚铁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符合比尔-朗伯定律,可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实验二,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变化很大,有的高达20%以上,有的只有百分之几。
[]例:水样中微量铁可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预处理:将铁变成亚铁(Fe2);;【】亚铁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符合比尔-朗伯定律,可用标准曲线法定量。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用最小二乘法可得回归方程:Aa bc,经预处理的水样经显色后测定吸光度A值,即可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得到铁含量。
是指原子吸收光谱法还是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的原理是铁化合物在空气~乙炔火焰中容易原子化,铁基态原子对铁空心阴极灯特征辐射的吸收可分别在248.3nm和279.5nm波长处测量和定量。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在pH值为3-9的溶液中,亚铁和邻菲罗啉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 C12H8N2 > 3Fe2]。测量波长为510nm,摩尔吸收系数为1.1×10 ^ 4次方。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每种元素的原子都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吸收的能量值与该元素在光路中的原子数成正比。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这些原子,测量该波长的光的吸收量,与标准溶液作出的阳性曲线比较,就可以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AbsorptionSpectroscopy,AAS)即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根据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相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量化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测量特定气态原子对光辐射吸收的方法。
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总铁含量(mg/L)常用来表示水中的铁含量。可采用硫氰酸钾比色法进行测定。Fe33scn-Fe (SCN) 3(红色)【实验操作】1。准备相关试剂(1)准备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称取0.8634g分析纯NH4Fe (SO4) 2.12h2o溶于锥形瓶中的50mL蒸馏水中,加入20ml 98%浓硫酸,摇匀,然后加热,过一会儿再滴加0.2。
铝合金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样品用盐酸溶解,用盐酸还原铁,控制试液pH为PH3.5~4.5,亚铁离子与邻菲罗啉显色,在元素分析仪第一通道测定其含量。本方法适用于铝及铝合金含量为0.001%~3.5%的-0。试剂氯化镍溶液;盐酸胺溶液;邻菲罗啉溶液;缓冲溶液。铁标准溶液:将10.00mL 1mg/mL铁标准储存溶液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分析步骤:称取0.5g样品,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分批加入15mL总盐酸(1升),缓慢加热至剧烈反应后完全溶解,滴加7-8滴过氧化氢,加热驱除过量的过氧化氢(当铁的质量分数小于0.01%时,加入7-8滴氯化镍溶液溶解),继续加热。冷静下来。如有不溶物,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收集滤液和洗涤液于250mL烧杯中。
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任务描述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之一。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比较高,对于铁的测定的高含量,目前主要采用滴定法。常用的有EDTA滴定法、重铬酸钾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铈滴定法和碘量法。重铬酸钾滴定法因其快速、准确、易于掌握而被广泛应用。本课题通过实践训练,学会了用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学会了用酸分解法分解样品。
任务实施1。仪器和试剂的准备(1)玻璃仪器:酸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烧杯。(2)SnCl2溶液:100g/L,称取10gSnCl2 2H2O溶于20mLHCl中,水浴加热,冷却,用水稀释至100mL。(3)硫磷混酸(2+3):在搅拌下将30毫升浓磷酸放入约50毫升水中,然后加入20毫升浓硫酸,混匀,用自来水冷却。(4)二苯胺磺酸钠:0.5%水溶液。
铁矿石中铁的含量差别很大,有的高达20%以上,有的只有百分之几。以保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总的原则是高含量用容量法,低含量(5%以下)用比色法。目前铁的化学分析现行国家标准有:GB/T6370.702013《氯化亚锡还原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量》、GB/T6730.652009《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量(常规法)》和GB6730.71986《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金属铁量》。
8、铁的比色测定铁的比色测定实验步骤1。吸收曲线的绘制用移液管取10.00毫升1.000×103摩尔L1铁标准溶液于50毫升容量瓶中,用移液管依次加入1毫升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加入2毫升0.15%邻菲罗啉溶液和5毫升1摩尔L1 NAAC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用分光光度计上的l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440 ~ 560nm之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求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