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应用领域,PTC热敏电阻有三个特点:1 .电阻温度特性;2.伏安特性;3.电流的时间特性。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测量原理是什么?●电阻-温度特性(RT特性):是指PTC热敏电阻的零功率电阻值与规定电压下电阻体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热敏电阻分为两类,正极和负极;一个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另一个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热敏电阻是一种敏感元件,根据温度系数的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高的电阻,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低的电阻。纯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碳和绝缘体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半导体的电阻值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稍有升高,电阻值就大大降低。
由于热敏电阻特性的影响,无法测出过高的温度。测量时,热敏电阻必须与被测物体接触良好,否则会产生误差。由于热敏电阻特性的影响,无法测得过高的温度。测量时,热敏电阻必须与被测物体接触良好,否则会产生误差。在分析计算桥路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桥路不平衡的情况,即桥路处于不平衡状态。在测量实践中,有时根据电桥电路指示仪表的非零指示值而不是电桥的平衡状态来确定测量结果。
不平衡电桥通过直接测量流经指示器的电流或电桥不平衡状态下两端的电压来测量集总参数元件。该方法操作简单,测量时间短,易于实现数字化测量。扩展资料:桥梁按供电电压分为两种:DC桥和交流桥。DC电桥只适用于电阻敏感元件的电阻-电压转换。有些测量值,如压力、位移等,不仅有变化的值,而且有变化的方向,这就要求电桥输出的电压有相应的大小和极性。
热敏电阻是一种敏感元件,根据温度系数的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热敏电阻是一种感应元件,其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敏电阻分为两类,正极和负极;一个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另一个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NTC热敏电阻是一种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与温度变化成反比,即温度越高,电阻越小。NTC热敏电阻的特点是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石亨电子100KΩ产品电阻变化4%,对应的温度变化为1℃。电阻变化0.4%,对应的温度变化0.1℃;电阻变化0.04%,对应的温度变化0.01℃。
这些材料包括单晶半导体、多晶半导体、玻璃半导体、有机半导体和金属氧化物。它们都具有非常大的电阻温度系数和高耐龟性,用它们制成的传感器灵敏度也相当高。根据电阻的温度系数,还可以分为负温度系数材料和正温度系数材料。在有限的温度范围内,负温度系数材料A可以达到6*102/℃,正温度系数材料A可以达到60*102/℃
这两种材料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温度补偿、开关电路、过载保护和延时,如热敏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开关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开关和热敏电阻延时继电器故障等。由于这类材料的电阻与流动性呈指数关系,测温范围窄,均匀性差。金属热敏电阻材料广泛用作热电阻测温、限流器和自动恒温加热元件。
热敏电阻的特点是:1)灵敏度高,电阻的温度系数比金属大10 ~ 100倍,可检测106℃的温度变化;2)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 ~ 315℃,高温器件适用于315℃以上(目前可达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 55℃;3)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体温计无法测量的活体中缝隙、腔体、血管的温度;
5)易于加工成复杂形状,可大批量生产;热敏电阻是一种敏感元件,根据温度系数的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热敏电阻的典型特点是对温度敏感,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在较高温度下阻值较高,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在较高温度下阻值较低,属于半导体器件。
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半导体电阻元件。它能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且体积小、工作稳定、结构简单。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技术、无线电技术、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热敏电阻作为感温元件,配有温度显示装置的温度仪表称为热敏电阻温度计,它能将温度信号转变为信号。从而实现非电量的测量。值得一提的是,电量测量是现代测量技术中的一种简单测量技术,不仅测量装置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而且易于实现自动控制。这是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是它的温度特性。许多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纯金属和许多合金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它们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此外,碳、玻璃硅、锗等材料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半导体中,负温度系数的核价电子的结合力大于金属。由于载流子数量少,半导体的电阻率较大,而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因为半导体中载流子的数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载流子越多,导电性越强,电阻率越小。所以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PTC热敏电阻的三大特点:BaTiO3陶瓷是一种典型的铁电材料,其电阻率大于1012ω。cm,其相对介电常数高达104,是一种优良的陶瓷电容器材料。在这种材料中引入Y、Nb等稀土元素,可以使其电阻率降低到10ω以下。cm,成为正温度系数大的半导体陶瓷材料。在居里温度以上几十度的温度范围内,其电阻率可提高410个数量级,产生PTC效应。
正因为这种PTC效应,PTC热敏电阻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应用领域,PTC热敏电阻有三个特点:1 .电阻温度特性;2.伏安特性;3.电流的时间特性。●电阻-温度特性(RT特性):是指PTC热敏电阻的零功率电阻值与规定电压下电阻体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电压-电流特性(VI特性):指在热平衡的稳态条件下,施加在热敏电阻引出端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灵敏度高,其电阻的温度系数比金属大10~100倍,可检测106℃的温度变化;2.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于315℃以上(目前可达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 55℃;3.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生物体中的缝隙、空腔和血管的温度;4、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之间任意选择;5、易于加工成复杂形状,可大批量生产;6.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10、热敏电阻的基本特性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可以近似用以下公式表示:r r0exp {b (1/t1/T0)}: r:温度T(K)时的电阻,ro:温度T0时的电阻,(K),B:B值,* t (k) t (c) 273。实际上,热敏电阻的B值并不是恒定的,它的变化随材料成分而变化,最大值甚至可以达到5 K/C,因此,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应用公式1时,它与测量值之间会有一定的误差。
BTCT2 DT E,其中c,d,E为常数。另外,不同生产条件引起的B值波动会引起常数E变化,但常数C和D不变,所以在讨论b值的波动时,我们只需要考虑常数E,常数C,D,E的计算可以根据四个点(温度和电阻值)的数据(t0,r0),(t1,R1),(t2,R2),(t3,R3)用公式3-6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