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来理解应该是靠雷达去感应,但是是感应什么呢,人还是一些物体呢?有什么特色呢?能给客户带来什么好处?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以上的问题。首先,雷达感应摄像机也称之为人体感应摄像机,为什么又称之为人体感应摄像机呢,因为人体感应的摄像机是只针对人才感应,其它物体不会被感应,它是靠摄像机的镜头上面一点点就装了雷达感应器,它的穿透力非常强,比如,木板和石膏板可以直接穿透传统人体感应摄像机是靠红外感应,比如说小猫小狗也会被感应到,这样会导致摄像机不停的闪,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不稳定的一种现象。

当人体离开侦测范围,自动关闭白光灯,同时开启红外灯,进入红外夜视模式。感应范围180度,感应距离7-10米,纵向距离会远些,衡向距离会稍微短一些,人体离开后白光延时15S。主要特色是雷达感应摄像机在白光灯补光的情况下能够清晰识别目标物体,解决了摄像机在红外光下识别物体不够清晰的缺陷。

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的主要器件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6到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探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英语为infrared,infra意为意为低于,在...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频率低于可见光线,波长为1000~0.75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32.5)~(10.75)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4025)~(32.5)μm之间;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使用人体感应自动控制原理,当人走进照明范围可自动开启照明,人离开后可自动延时关闭照明。普通人体会发射10um左右的特定波长红外线,用专门设计的传感器就可以针对性的检测这种红外线的存在与否,当人体红外线照射到传感器上后,因热释电效应将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控制信号,这种专门设计的探头只对波长为10μm左右的红外辐射敏感,所以除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不会引发探头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