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现场抽水注水法b .恒水头贯入试验c .变水头贯入试验d .压力注水法贯入现场试验:1。试坑法:在地表干土中挖一定深度(3050cm)的方形或圆形试坑,坑底距地下水位35米,坑底铺2-3厘米厚的过滤粗砂,向试坑内注水,使试坑内水位必须始终高于坑底左右。
一般采用试验方法(C)确定细粒土的渗透系数。a .现场抽水注水法b .恒水头触探试验c .变水头触探试验d .压力注水法触探现场试验:1。试坑法:在地表干土中挖一定深度(3050cm)的方形或圆形试坑,坑底距地下水位35米。坑底铺2-3厘米厚的过滤粗砂,向试坑内注水,使试坑内水位必须始终高于坑底左右。为了便于观察坑内水位,应在坑底设置标尺。
当坑内水柱高度不大(等于10 cm)时,可以认为水头梯度接近1,所以k(渗透系数)v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受毛细压力影响较小的砂土。如果用于粘性土,测得的渗透系数较高。2.单环法:在试坑底部嵌入一个高20厘米、直径35.75厘米的铁环,铁环圈定的面积为1000平方厘米。铁环将底部压入坑内10 cm深,环壁应与土层紧密接触。圈上铺2-3厘米的粗滤砂。
公路和市政道路的土工试验是一样的。材料方面:填料的使用、土的CBR值、含水量及干密度试验、水泥稳定度、路基土强度试验及水泥含量比(6%、5%、4%)、各种混凝土标号的配合比试验、砂筛选、粗骨料强度试验、砌体强度试验、砂浆配合比试验、配筋。施工:路基压实度测定、混凝土取样试件压力试验、路面底基层和基层回弹强度测定、钢材取样试件拉伸试验。
(1)达西实验(稳定流)法国水利工程师亨利·达西(HenryDarcy)在一个装有均质砂滤料的圆柱形圆筒中做了大量的渗流实验(图121)。1856年,他得到了渗流基本定律,后来被称为达西定律,其形式是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图121,达西的实验装置:Q为渗流。a是渗流截面面积;H1和H2是1段和2段的压力测量头;l是截面1和截面2之间的距离;j是水力梯度。
达西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是《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V为渗流速度,又称达西速度,量纲为[[LT1]]。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故称线性渗流定律,说明此时地下水的流动状态为层流。如果将达西定律应用于二维或三维地下水运动,水力梯度不是常数,它可以沿流向增大或减小(详见3.1节)。应该用微分形式表示,即在《地下水动力学》(第五版):是沿流线任意一点的水力梯度。
54第18卷第4期2002年7月农业工程学报softheavol . 18第4期2002年7月圆盘渗透器法测定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渗透性的试验研究,刘,,卜,贾海燕(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摘要:介绍一种田间定量测定土壤渗透性的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和双环法比较了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果园、农田、灌木林、草地和林地)下的土壤渗透性。
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孔隙度和渗透率存在明显差异。土壤有效孔径以灌木林地最大,是农田的5.7倍,果园的3.5倍,其次是林地和草地,是农田的4倍多,果园的2.5倍。果园的初始入渗率最大,是林地的3倍,草地的5倍,稳定入渗率顺序为:果园>农田>灌木>草地>林地。灌木林地的导水率是农田的1.5倍,是林地的3倍以上;草地和果园的土壤导水率是农田的1.2倍。